我市多举措推进慢特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
为进一步做好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,解决群众的“急难愁盼”问题,让参保人员异地就医更顺心、更省事、更便捷,淮北市医保局多举措完善慢特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,不断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。
一是不断扩大直接结算覆盖范围。就医类型实现从省内到省外、从职工医保到城乡居民医保、从基本医保到大病保险、从住院费用到普通门诊及门诊慢特病费用的全覆盖。目前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包括高血压、糖尿病、恶性肿瘤门诊治疗、尿毒症透析治疗、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5个病种,下一步将按照国家、省医保局统一部署,稳妥有序扩大门诊慢特病直接结算病种的数量,满足更多参保群众就医购药的需求。同时,不断增加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医疗机构数量,将更多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纳入门诊慢特病异地联网范围,增强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的可及性,方便参保群众异地就医。2024年1月至6月底,我市13282人跨省联网结算,占全部门诊慢特病就诊已结算人数的82%。
二是实现异地就医备案多渠道办理。开通“线上+线下”多渠道服务,有异地就医需求的参保人员,可以通过各级服务大厅现场办理,也可以拨打智能语音热线电话或通过微信小程序“安徽医保公共服务”等线上办理方式办理异地备案。省内临时外出就医无需备案,取消备案证明材料,全面推行实施,实现“免材料、免审核、即申请、即办理”,方便参保人员灵活选择备案方式,为参保群众提供零距离、高效率的异地就医服务。
三是持续优化直接结算保障措施。建立信息化支撑保障、政策调整联动、区域协同配合3项机制。信息化支撑保障方面,统一异地就医接口规范,提高定点医疗机构对接的标准化程度。持续抓好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信息系统保障,确保结算的及时性、稳定性、安全性。政策调整后,第一时间升级结算系统、开展医药机构培训,确保政策落地实施。扎实推进异地就医服务下沉,积极探索跨省医保工作站点建设工作,加强与问题多发的就医地沟通联系,提高结算成功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