淮北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精准发力
医患共享政策红利
市医保局运用“总量调控+协同联动”机制推进医疗服务价格调整,通过价格杠杆“四两拨千斤”,探索出一条“降负担、强运行、优服务”三位一体的改革新路径。
“压”杠杆,破除检验路径依赖。针对价格偏高的检验检查类项目“动刀”,通过三批次规范治理,每年可节省相关医疗服务项目费用366.99万元;落地放射检查立项指南,每年可节省费用352.65万元;同步联动试剂集采成果,对性激素、糖代谢等12个检验项目价格平均下调8%,每年可节省费用117.27万元。通过“挤水分”式降价,倒逼医院摆脱“以检养医”路径依赖,推动医疗资源向高技术劳务领域倾斜。
“撬”杠杆,激发技术内生动力。把握国家、省医保局关于“使价格项目更加贴近临床诊疗实际”政策导向,通过落地护理立项指南、专项调整急诊诊察费等,持续提升体现技术含量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。调整后全市公立医院年增收463.6万元,有效调整“重设备、轻技术”的畸形医疗服务价格结构,合理确定人员支出占医疗机构支出比重,医务人员共享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和治理政策红利。
“稳”杠杆,构建科学评估体系。严格遵循“总量控制、结构调整、有升有降、动态调整”原则,结合医保基金运行实际,以上一年度生产总值(GDP)增速、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等为基础指标,以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数量增幅、公立医疗机构市场调节价项目占比等为调节指标,进行多维度、精细化测算。运用基于数据的科学评估作为调价依据,有效平衡患者费用负担与医院可持续发展需求,为改革的平稳推进和长效运行提供坚实保障。